在教育领域的变革浪潮中,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步伐愈发加快。作为积极响应这一趋势的重要举措,1月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教科慧体——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智慧教育平台”的产品发布会。这一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联合开发的创新平台,标志着我国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数字化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此次发布会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专家的关注,会议现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表示,“教科慧体”平台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全面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创新和进步。他强调,教育数字化不仅是为传统教育注入新活力,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工具,智慧体育理念的引入恰好适应了这一需求的变化。
郑豪杰,教育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对于这一平台的研发背景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到,近年来,体育教学面临着资源不足和教学质量不均等问题,而“教科慧体”通过整合数字技术,围绕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计,提供了“学、练、赛、评”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够支持教师的备课与授课,还能促进学生通过智能硬件进行有效学习和训练。
在活动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社长张叶青强调,该平台的功能涵盖了目前教学中的痛点,包括教学内容缺失、训练指导不足、竞赛组织困难以及测评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结合先进的智能技术,平台构建出了一种智慧教学场景,以确保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实施。
毛振明教授则为与会者详细分析了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智慧体育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和改进方向。他的发言引发了在场专家们的热烈讨论,众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期待通过智慧体育的应用探寻出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
深圳华丽小学的韩军校长展示了他们成功将AI技术融入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分享了该校在智慧体育应用方面的显著成效。他介绍,华丽小学的做法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参照,显示了数字化、智能化对教育的深远影响。
总结而言,“教科慧体——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智慧教育平台”的发布,也许将会成为我国教育数字化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也必将迎来更为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这一创新平台的开启,将激励更多的学校与教育者,努力探索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快乐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